伴随A股市场的巨大波动,券商研报中对于后市的多空分歧似乎进一步加剧。乐观者“高呼风景这边独好”,谨慎者却表示,对A股的短期独立行情“颇感不安”。
请注意,我在开篇第一句中用了似乎二字。因为在细读多空阵营的研报代表作之后,我发现看似针锋相对的结论中,却仍可以找到共识。
乐观者的底气与谨慎者的反驳
若论对市场的信心,首推中信证券。从其策略团队近期发布的报告以“风景这边独好,把握3月最佳配置窗口”为题,就能体会到满满的乐观。
支持这份乐观的原因是,恐慌情绪虽触发全球短期流动性风险,但金融机构的流动性仍然充裕、杠杆可控,且美欧日央行积极的量化宽松举措已基本阻断了市场流动性风险向金融机构融资流动性压力的传导路径。同时各国严格防控机制正陆续开启,全球资本市场情绪已经见底。更重要的是,A股拥有稳健的基本面稳健和偏低的估值水平,加上国内充足的政策工具和相对充裕的流动性环境,可谓韧性充足。
同样看多的国泰君安,观察视角有所不同——中国在疫情防控、经济增长和政策空间上全方位优于美国,A股性价比大幅优于美股,中美股市的脱钩已经开始。
乐观的逻辑推演有理有据,但谨慎者却用数据提示了风险。
比如天风证券的报告中提到,A股能够成为全球资金的“避风港”大概率是个伪命题。过去几年多次证明,一旦美股暴跌,或者是进入全球riskoff的大环境,短期来看,全球投资权益的产品都要整体性降低仓位,A股也会被卖出。几乎没有出现过由于美股暴跌、全球资金卖出美股而买入A股的情况。
而中泰证券的报告中则列举了疫情已经出现拐点的经济体(韩国、日本)近期同样遭遇股指的大幅下跌。如进入3月以来,尽管韩国新增病例大幅减少,韩国股市依然大跌了11%;日本每日新增病例数自2月中旬以来也相对稳定,但日本的股指也没有反弹,反而继续下跌。
多空之辩也有共识
多空的分歧看似碰撞激烈,但如果详细阅读,则发现原来乐观者的信心有前置定语;而谨慎者的不安也并非一黑到底。
乐观如中信证券,报告中也这样写道:A股年内第二轮上涨需等待全球疫情的稳定时点;而从疫情得到有效防控的国家经验来看,严格的防控措施后通常需要2~3周才会出现日新增病例的拐点。言下之意,看好A股行情再起,但并非一触即发,仍需一定时间的等待。
国泰君安的态度也类似,在提示积极布局A股反攻时特别说明,其所谓“布局时机”是中期视角审视的结论;而在全球疫情形式明朗之前仍需留有一丝“风险”的警惕。
同理,谨慎者的忧虑也只似乎更针对短期。比如天风证券虽不看好A股会成为全球资金避风港,却依然承认,长期而言如果发达国家市场进入经济衰退导致的熊市,外资可能进一步提升A股的配置比例。而同样谨慎的中泰证券,在直言短期市场存在压力的同时,也表示权益市场仍会存在结构机会,尤其是成长方向的新经济资产,仍将是“资产荒”背景下居民财富的长期配置方向。
乐观的前提是等待,而缓解谨慎的解药也是时间。从这个意义上,多空阵营的分歧并没有那么大,而如果我们对于当下的市场能做到不吝啬时间,应该会迎来更好的结局。
本材料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本材料仅供具备相应风险识别和承受能力的特定合格投资者阅读,不得视为要约,不得向不特定对象进行复制、转发或其它扩散行为,管理人对未经许可的扩散行为不承担法律责任。
头图来源:123RF
声明:本文为资本邦转载文章,版权归原文作者所有。
风险提示 : 资本邦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投资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04-15 11:49
04-15 11:43
04-15 11:42
04-15 11:40
04-15 11:35
04-15 11:34
04-15 11:31
04-15 11:31
04-15 11:31
04-15 11:29
“独角兽”,特指成立不到10年但估值10亿美元以上的未上市科技企业,是妥妥的上市潜力股!目前,全球共有逾500家独角兽企业,估值合计超1.6万亿美元。其中,仅2020年就诞生了107家新晋独角兽。本栏目将带领投资者密切关注独角兽最新动态!
本栏目聚焦于港股市场当天重大新闻,全面解读港股实时行情,分析红筹股、蓝筹股、白马股、中概股最新动态及南向资金最新流动情况。
7月,中国楼市延续复苏态势,百城房价环比增速出现阶段性回调。据统计数据显示,1-7月百强房地产企业整体业绩同比增长2.7%,自年初以来累计业绩增速首次转正,今年7月淡季不淡。包括碧桂园、万科、恒大在内的多只房地产龙头股的业绩表现优于行业整体。聚焦中国楼市,关注港股内房股那些事。
全世界范围内是否会出现恶性通货膨胀?并且就在近期巴西、俄罗斯、土耳其等国开启加息,会否担忧通胀水平超过预期?
据悉,由投资家网联合中国科技金融促进会风险投资专业委员会主办的“2020中国股权投资年度峰会”将于2021年4月20-21日在深圳举办,直击股权投资热度话题,解码新形势下的新机遇。
在美国监管环境的恶化加剧中概股危机环境下,蒋涛认为,美国证监会(SEC)对于中概股监管力度的增强,只会影响到标的较差的企业。与此同时,受大环境影响,境内上市会愈发火热。
西证国际证券程劼认为港股市场依旧强劲,目前状态较好,未来他更偏爱生物科技,大消费和新经济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