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展望:
“底线思维” 下,资本市场连迎政策组合拳。 10 月以来的下跌中, 我们反复强调“底线思维”, 判断“监管已在着手化解风险, 股市政策环境正在改善,进一步政策刺激有望落地”(20181014《再提底线思维,等待绝处逢春》 )。近期监管一系列举措也印证了我们的判断。 高层频繁发声呵护市场, 政策出台密集有力。 一方面, 积极推动券商、保险、公募、 私募、地方政府以及上市公司自身等各方力量联手化解股权质押等引发的流动性风险。
另一方面, 在纾解民企困境的大背景下,资本市场的重要性将大大强化,政策环境将持续改善,一个健康且良好运行的资本市场才能承担起为企业尤其是困境中的民企融资的重任。 1) 11 月 9 日,证监会调整再融资政策,明确股权再融资募集资金可全部用于补流和偿债,并将时间间隔缩至最短 6 个月; 2)继上月 26 日《公司法》修正股份回购规定后, 11 月 9 日证监会等三部委再度发文支持股份回购,并鼓励运用多种融资工具; 3) 国务院连续发文要求缓解民营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融资问题; 4) 11 月 5 日习总书记宣布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 推动资本市场改革开放。 5) 10 月以来,并购重组政策的持续松动。 未来,期待双向扩容,社保、养老金入市的同时,引导居民提升权益资产配置比重, 为资本市场引入活水,提升市场活力。
后续,继续看好岁末年初的“暖冬” 修复行情。 中美贸易摩擦的的影响可能边际减弱, 内部政策环境持续改善,叠加业绩真空期的到来,市场风险偏好有望逐步修复,暖冬修复行情继续。
投资策略:关注更具弹性的成长股, 重视大金融的配置价值
成长:政策环境明确改善。 1、 从近期的政策变化看,无论是并购重组放松,或是民企融资环境的改善, 对成长股均是利好。 2、在经济下行周期中成长股与经济周期的关联度相对较弱,仍能找到景气度持续向上的子行业。 3、 龙头公司经过前期调整已经兼具配置性价比和估值弹性,未来反弹的幅度更大。
大金融: 机构大幅低配;基本面依然平稳;估值具备安全边际;地产方面,随着经济下行压力持续显现,地产政策存在进一步松动的可能。综上,重视金融地产板块当前的配置价值。
风险提示: 1、贸易摩擦超预期发酵; 2、宏观经济超预期波动。
声明:本文为资本邦转载文章,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03-06 15:10
03-06 11:50
03-06 11:21
03-06 11:10
03-06 10:54
03-06 10:42
03-06 10:32
03-06 10:06
03-06 10:01
03-06 09:50
2020年对创投圈来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创投行业进入逆周期,募资难呈常态。疫情考验下,商业发展面临新拐点,行业同步洗牌,中国股权投资市场不断在“变”中求胜。数字化、智能化加速发展,生鲜电商、医疗健康、......
2021年4月,CEO峰会将迈入平台成长的第十个年头,CHC诚邀您共襄盛举,共同迎接中国医疗健康产业进入新十年飞速发展的黄金时期!
在美国监管环境的恶化加剧中概股危机环境下,蒋涛认为,美国证监会(SEC)对于中概股监管力度的增强,只会影响到标的较差的企业。与此同时,受大环境影响,境内上市会愈发火热。
西证国际证券程劼认为港股市场依旧强劲,目前状态较好,未来他更偏爱生物科技,大消费和新经济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