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资本邦讯,申洲国际(02313.HK)披露了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年度之初步年度业绩公告。2019年申洲国际销售额约226.65亿元,同比上升约8.2%;毛利约为68.76亿元,同比上升约4.0%;母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约为50.95亿元,同比上升约12.2%;每股基本盈利为3.39元,拟派末期股息每股1.00港元。
2019年申洲国际运动类产品的销售额约为163.22亿元,增幅为约14.3%,主要来自于中国大陆市场和美国市场的运动服装需求上升。休闲类产品的销售额上升约4.3%至53.88亿元,主要系来自日本市场之休闲服装采购需求上升。内衣类产品的销售额减少约39.5%至8.03亿元,主要系来自日本市场的内衣采购需求减少所致。
头图来源:图虫
转载声明:本文为资本邦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否则为侵权。
风险提示 : 资本邦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投资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2021-04-22 18:27:24
2021-04-22 18:25:58
2021-04-22 18:23:58
2021-04-22 18:23:00
2021-04-22 18:21:46
2021-04-22 18:19:03
2021-04-22 18:18:11
2021-04-22 18:16:44
2021-04-22 18:13:59
2021-04-22 18:13:55
近期,港股通南下资金依然呈现持续净流入局面,港股通南下资金规模已超陆股通北上资金,且流入稳定性更强。市场人士预测,未来,南下资金将重复过去数年北上资金影响A股的历程,抢夺港股定价权。A+H两地上市公司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热点。
2020年7月27日,恒生指数有限公司正式推出恒生科技指数,主要追踪在香港上市的30家市值最大的科技企业。Wind数据显示,恒生科技指数首批30只成份股总市值达到14.7万亿港元,占港股总市值39%。市场认为,恒生科技指数将掀起新一轮新经济及科技股投资热潮。
自阿里巴巴打响了回港“二次上市”的先锋枪后,京东与网易先后追随其步伐赴港二次上市。据统计,已有京东、网易、百胜中国、中通快递、万国数据、新东方等10家公司完成了港股二次上市。2021年伊始,一大波中概股继续扎堆回港。二次上市的企业到底有多少投资价值?投资人如何把握这次中概股回归热潮中的投资机会呢?
港股TMT专栏聚焦于在香港上市的科技、媒体及通信(TMT)行业的知名企业的最新动态和解读。以独特视角观察TMT行业,着眼于世界与中国科技、传媒和电信行业的最新发展。
2月1日,华夏幸福(600340.SH)首次正式承认逾期债务问题,二级市场随即炸锅,近日股价连续跌停。这个曾经的明星地产企业到底发生了什么,如何一步步陷入泥淖之中?
在政府出台三条红线的压力下,存在“三高”的融创中国(简称“融创”,01918.HK)不得不通过变卖股权、分拆上市的方式降低杠杆。然而,狂飙的融创慢下来之后还是当年的融创吗?
新力控股:聚焦地产主业,坚持多元化发展,以实现持续、稳定的增长为目标,以提升产品品质和服务质量为内核,在进取中求稳健,在发展中求质量,完善四大区域龙头布局,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全国性综合物业开发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