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主任,原中国银行(3.640, 0.04,1.11%)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尚福林今日在第九届财新峰会建议,着力提高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的质量,更好地发挥资本市场的功能。
尚福林表示,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以及有关部门对于大力推进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下了很大工夫,社会信用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诚实、守信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但同时,各种失信行为仍然大量的存在。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诸如债券市场的违约还在增加,信用违约也还在增加,上市公司的造假问题仍然都存在。这些失信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了市场的正常秩序,更重要的是影响了市场作用的正常发挥,增加了市场运行的成本,影响了市场的整体效益。
对此,尚福林认为,第一,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同时也是信用经济。商业信用的缺失或者不完善是市场深层次基础问题。第二,诚实守信有利于防范金融风险。他举例称,失信行为的特点是一个人失信,全体受罚。“大家都知道一个老人摔倒了,他讹了去扶他的人。现在老人摔倒了扶不扶成了个社会问题。今年年初有几家上市公司连续违约,整个债券市场的融资成本迅速上升,也就是说几个企业、几个人他们的违约行为会使整个市场、整个社会都造成影响“。第三,不断加强和完善社会信用体系,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
尚福林强调,应把建设现代信用体系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特别要针对现代信用体系的成本、风险和收益分布不对称特点显著的客观实际,发扬钉钉子的精神,防微杜渐、久久为功。
他认为,一方面要抓住良好的信用体制“建成耗时长久,但是往往会毁于一旦”的特点,注重构建正向激励常态化的机制,完善信用价值实现日常化的模式,有效激发信用建设的持续动力。另一方面,要抓住形成良好信用需要所有主体共同努力,但是一人一事失信可能抬高一个市场、一个地区乃至整个国家信用成本的特点,从全局的角度去测试失信成本并制定惩戒机制,让失信者无利可图,甚至倾家荡产、寸步难行。
一是要强化信用理念,筑牢社会主义诚心价值观。信用建设是社会主义诚信价值观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在文明家庭、文明社会、文明城市建设等方面要进一步提高信用建设的分量。在商品买卖和投融资活动当中要坚持信用秩序,壮大信用利益,强化事前说断、事后不乱的契约精神,强调明晰责任买者自负、卖者有责、依法维权,坚决纠正以闹求解决的这种错误方式。
二是高度重视商业信用在现代信用体系建设中的基础性地位。他认为,要着力提高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的质量,更好地发挥资本市场的功能。“当前债务拖欠问题凸显,要从建设现代信用体系的高度,在完善司法清欠、行政清欠等事后救济机制的同时,大力完善事前合同签定、事中款项结算等信用保障机制,营造一个公平的营商环境。防止因为想签合同而提高债务拖欠的容忍度,又因为债务拖欠过度,去打官司这样一种恶性循环”。
三是充分发挥信用建设在现代金融体系当中的核心作用。改革信用监测、评价、决策体系,破除担保依赖,形成基于企业信用状况和发展前景的授信决策机制,优化基于信用的动态差别化利率定价机制,完善基于信用市场化优胜劣汰机制。
四是充分发挥市场信用的示范作用,政府是重要的信用主体之一,有明显的示范效应,要按照守信用、重契约的原则,加大政府信用的考核和监督的力度,加强信用政府建设,防止新官不理旧账成为债务拖欠的源头。
五是强化失信惩戒。近年来对于老赖公开披露限乘飞机和高铁,限制高档消费等等,这些效果都非常明显,要进一步总结经验教训,借鉴部分发达国家的做法,逐步推荐个人信用一卡集成,增强失信联合惩戒的威慑力,对企业财务造假、债务拖欠、专利侵权、商品制假失信等信用问题建立分级预警和分层处罚体系,以早惩戒、严处罚,防止信用风险扩散。
六是健全信用信息系统,完善信用监督的长效机制,也可以说是完善信用的无限次重复博弈机制。
“一些人或者企业反复出现失信行为,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失信的人可以打一枪换一个地方。要健全信用信息全息的及时收集,全方位便捷共享,有效保密的系统和机制,构建起无死角的信用监测评估体系,形成覆盖全生命周期的监督机制,破除信用的投机行为”,他建议。
声明:本文为资本邦转载文章,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01-24 16:44
01-24 16:19
01-24 15:25
01-24 09:19
01-24 09:06
01-24 09:05
01-24 09:04
01-24 09:03
01-24 09:03
01-24 09:02
1月19日,由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主办的“2020新经济行业年度巅峰榜颁奖典礼”于线上隆重举行,重磅揭晓了“2020新经济行业年度巅峰榜”获奖企业名单。
股权投资行业虽一度蛰伏,却从未凋零。
在美国监管环境的恶化加剧中概股危机环境下,蒋涛认为,美国证监会(SEC)对于中概股监管力度的增强,只会影响到标的较差的企业。与此同时,受大环境影响,境内上市会愈发火热。
西证国际证券程劼认为港股市场依旧强劲,目前状态较好,未来他更偏爱生物科技,大消费和新经济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