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摘要:
1.总述:2018年11月10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了《2018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我们认为央行在《2018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下面简称《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对当前的经济、金融环境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梳理,我们认为《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关于货币政策定位、流动性传导、支持小微、民企融资、未来经济前景(出口、基建、以及物价)五个方面的表述值得研究。
2.货币政策、稳健如昔,不见降息、降准可期。在货币政策的基调上:《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依旧秉持2季度以来货币政策稳健中性的基调,并对央行调控成果给予了肯定。短期内央行将不会进行降息。同时央行在《2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也表示央行货币工具丰富,因此我们认为降息虽然短期内难已成行,但我们预计央行会在明年1月进行第三次降准置换。
3.超储率重要性提升,流动性传导仍受阻。央行在《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认为“我国银行超储率水平维持在1.5%的水平左右,超储率处于低位现实流动性均已传导到实体经济中去”。但超储率波动较大,同时内部分化较为严重,不能单独用来描述流动性传导,目前宽信用格局尚未形成,流动性传导依旧存在障碍。
4.着力强化支持小微、民企。央行从四个方面对民企、小微进行呵护:运用创兴货币工具补充流动性;疏通流动性渠道;建立MPA考核制度,为银行支持小微企业提供助力。积极发挥债券市场服务民企。但内外需求疲弱,结构性失衡严重,民企能否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依旧存疑。
5.强调对外汇市场的建设,稳汇率倾向明显:央行在《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专栏三中着重对外汇市场自律建设做了详细的介绍与论述。强调了汇率市场由“他律”向“自律”的良性互动,进一步强调实现汇率市场化的改革方向。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央行在报告的另一处提到“增强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弹性,并在必要时加强宏观审慎管理。”结合央行近期对人民币空头客的喊话,以及央行运用公开市场操作弥补外汇占款减少的影响,我们分析认为央行在汇率的调控上,将更为倾向“保汇率”的政策。
6.对于经济前景的担忧,通胀可控,内外均弱:央行在《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专栏四中强调了对于通胀的判断,我们认为CPI于2019年全年均处于可控区间,“滞涨”风险较低。PPI方面:下游需求端回暖不足,叠加大宗产品价格下跌,预计今年年末以及明年均处于下行的区间。整体而言,通胀处于可控的区间。出口后期有下行压力,内需同样疲弱。量价方面均显示需求不足,经济悲观预期。
声明:本文为资本邦转载文章,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03-04 20:02
03-04 19:47
03-04 19:15
03-04 18:29
03-04 18:19
03-04 18:18
03-04 18:17
03-04 18:15
03-04 17:52
03-04 16:02
2020年对创投圈来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创投行业进入逆周期,募资难呈常态。疫情考验下,商业发展面临新拐点,行业同步洗牌,中国股权投资市场不断在“变”中求胜。数字化、智能化加速发展,生鲜电商、医疗健康、......
2021年4月,CEO峰会将迈入平台成长的第十个年头,CHC诚邀您共襄盛举,共同迎接中国医疗健康产业进入新十年飞速发展的黄金时期!
在美国监管环境的恶化加剧中概股危机环境下,蒋涛认为,美国证监会(SEC)对于中概股监管力度的增强,只会影响到标的较差的企业。与此同时,受大环境影响,境内上市会愈发火热。
西证国际证券程劼认为港股市场依旧强劲,目前状态较好,未来他更偏爱生物科技,大消费和新经济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