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中国资本市场披荆斩棘、充满挑战、制度变革的一年。这一年,新《证券法》落地、创业板注册制改革推行、退市新规出炉,美股监管环境趋严、中概股回港二次上市,驶在资本市场建立30周年关键节点上的2020年注定不平凡。随着2020年收官,资本邦将回顾过去一年发生在A股、港股、美股、金融、产业等多个领域的大事件和热门新闻。
科创板于2019年6月13日正式开板,7月22日,首批公司成功于科创板上市,2019年底,科创板上市企业仅为70家。截至2020年12月31日,科创板上市公司的体量已激增至215家。其中,于2020年成功登陆科创板的企业数量为145家,超过了深交所创业板的107家、上交所主板的90家和深交所中小板的54家。
2020年各地公安机关突出重点专项打击,将处置P2P风险作为重要任务,对60余个P2P网贷平台立案侦查,依法查处“养老服务”领域案件80余起,彻底铲除一批侵害人民群众利益的社会“毒瘤”。
总结2020年A股IPO结果来看,通过的公司有605家,被否9家,暂缓表决9家,取消审核5家。注册制改革大幅提升市场的包容性和开放性,但它的门槛是客观的。财务指标和行业准入条件是两个需要满足的关键标准,同时在审核上需要满足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企业IPO被否或是暂缓审议、取消审核可能是多方面的原因,企业IPO上市需要自身财务规范,保证披露信息真实、准确、完整。
据统计,2020年全年,共计166家中国企业在港美股市场成功上市,其中34家中概股在美股市场上市,较2019年的32家中企增加了2家。132家中国企业在港股上市,较2019年的139家减少7家。
2020年全年共有14家未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17家物业管理公司在香港上市,此外还有9家中概股在香港第二上市。同时,京东集团(09618.HK)、京东健康(06618.HK)和网易(09999.HK)也是2020年全球前十大IPO项目。
据统计,2020年全年,共计166家中国企业在港美股市场成功上市,其中34家中概股在美股市场上市,较2019年的32家中企增加了2家。132家中国企业在港股上市,较2019年的139家减少7家。
截止至2020年12月31日,共有34家中国企业在美国IPO上市(不考虑SPAC、OTC上市),共募资122.58 亿美元 , 其中 9 家在美国纽交所上市,25 家在纳斯达克上市。
2020年,美国公司及其大股东通过发行股票创纪录融资4350亿美元。彭博汇总数据显示,这一数字远远高于前一个历史记录——2014年的2790亿美元。
对于结束的2020年,“炒股不如买基”的观点更加深入人心,相关热潮助力之下,年内新基规模屡创新高,截至2020年末全年新基发行量超过3万亿元,股票型、混合型基金发行量占比过半。但这股公募基金的“大”浪潮,部分中小基金公司却并未赶上,部分公司甚至出现全年权益类基金“零发行”的窘境。
根据Wind统计,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全市场可统计的106只QDII基金中(不同份额合并统计,剔除美元份额),平均净值增长率为24.91%,其中89只取得正收益,占比83.96%。南方香港成长净值增长率达到101.68%,年内净值增长一倍,创下QDII基金史上最佳成绩。
数据统计显示,2020年有业绩统计的145只权益年金养老金产品中,67只全年回报超50%,98.6%的产品实现正收益。
2020年公募“超级大年”正式落下帷幕,从规模、业绩来看2020年都有亮眼表现,12月31日,上证综指、深成指、创业板指A股市场三大主要指数齐创年内新高,为A股收官之战更是画上圆满一笔。回顾2020年,公募基金规模、业绩创造多项“奇迹”,展望2021年,基金行业能否再创辉煌。
管理人中管理人(MOM)产品正式落地,华夏、招商、鹏华、建信、创金合信5家基金公司旗下MOM于2020年12月31日正式获批,这也是国内首批公募MOM产品,投资者将在2021年迎来一类新的基金产品。
武汉一夜停摆,开启了魔幻的2020年。中国经济成为全球阴霾中一抹难得的亮色,回顾2020年的国内金融市场,众多金融“热词”频出,互联网反垄断、P2P清零、车险综合改革、外资开放等政策热词哪些让你印象深刻?永煤债违约、蚂蚁暂缓上市、互联网存款下架等金融热点哪件让你始料未及?
2020年各地公安机关突出重点专项打击,将处置P2P风险作为重要任务,对60余个P2P网贷平台立案侦查,依法查处“养老服务”领域案件80余起,彻底铲除一批侵害人民群众利益的社会“毒瘤”。
在科创板与创业板实施注册制的背景下,2020年成为券商IPO业务的收入大年。数据统计显示,2020年A股市场股权融资金额为1.71万亿元,同比提高11%;募集家数1048家,同比提高65%,其中,IPO融资大放异彩,创近十年来募资新高。“三中一华”稳站股权承销金额前四位置,4家份额占据行业近半壁江山,占总融资金额的49%。
据半导体行业观察统计,截止到2020年12月31日,2020年仅获得新一轮融资的芯片企业就超170家,最高融资额近40亿人民币,总融资额或超500亿元。